談運動 • 心

縐紋是看得見的歲月印記,我們身體內的器官、血管、細胞等經過長年累月的操作,可能已暗暗地築起反健康抗議的長堤,其實,能用藥物控制的已經算不了是什麼大病,祗不過是生命老化過程。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倚著輪椅和卧床的被動確實是苦。不過,在老化過程中,能夠滿足「吃、喝、便、智、澡、睡、行、購」八個基本自理獨立條件便不是苦了。退休了,不用上班,壓力減少,享用退休金,和展示出生證明便可以領取的老人福利,老而彌堅確實是瀟灑幸福的,然而,保持幸福是要身體力行去配合。

運動對老人生活有著息息相關的親密度,運動不代表長壽,但不運動的人比運動的人死亡風險高出20%。運動可以預防疾病,改善情緒和生活質素,而並非直接降低死亡風險。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運動能分泌胺多酚(endorphins),臨床實驗證明胺多酚可减輕疼痛,進而使人心情愉悅。帶氧、重量提升運動可以加強血液循環,刺激肌肉細胞產生更多能量,預防骨質疏鬆和少肌症,避免跌傷後的骨折風險和肌肉流失。更有助於優化睡眠,從而精力充沛。

大部份人都不喜歡運動,要讓乏味的運動變成習慣,首先要改變對運動的態度,把每天15-30分鐘運動時間譜入梳洗作息的章程內,讓運動成為吃喝睡眠生活習慣的一部份。持之以恒不單止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錘煉個人在精神上的耐受力,儲備心理能量堅定面對晚年逆向的生活意志。祝願姊妹們能夠活躍的過好晚年生活。

作者: Ellen Chow
© 2024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圖片來源: pngtree.com

留言

  1. 正確的觀念,大家持之以恆,與姊妹共勉。
    謝謝Ellen Chow 姊妹分享。

    回覆刪除
  2.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好有共鳴。就讓大家一起努力,強身健體,作息平衡,每日心情愉快!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