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朋友告訴我一件事:有一天,他和太太在一個商場裏買東西。突然一位中年男士對他說:真羡慕你們夫婦如此恩愛。朋友很奇怪。因爲他們沒有拉手,對話或任何親密的舉動,怎麽就看出他們恩愛呢?
這兩年我在讀孟子等古籍。朋友問我有什麽收穫。具體的,實在説不出來。但我知道自己在改變。
以上兩件小事説明了一點,就是氣質和信念的存在和改變。
朋友夫妻倆幾十年相親相愛,互相扶持。那種愛已經在眉目,舉動,甚至相互之間的空間裏存在。不需要語言,動作,都能讓旁人感受得到。我們讀書亦然。不是有什麽大的發現,也沒有因此成一家之言,著書立説,但個人思想,價值觀,人生觀,甚或面貌談吐都有不同。例如讀【孟子】。明白了孟子說的人有向善的心性,這是存在每個人内心的一種道德自覺,而這自覺必須不斷實踐,才能擴而充之。如果我們都肯定這善的自覺,世界一定會更好。
朋友夫婦間的愛,自己讀書的體會,讓我更堅信個人改變外界的能力。這不一定是具體的行動或言論,只是這種氣質和信念會散發,會產生無形的力量。 願與大家共勉。
作者: Janet Fong
© 2023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圖片來源: pngtree.com
謝謝Janet 分享。得空時給大家講下孟子說,好不好!Eliza Sum 上。
回覆刪除非常感謝Janet姊妹的分享,甚願我們從讀聖經中得著智慧,從天父那裏支取愛的力量,並且活出來,衹要人心中有愛,就能讓世界變得不再一樣。
回覆刪除感謝Janet 的分享,文章鼓勵我繼續探索自覺的重要。
回覆刪除自覺源於內心,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使我體會其珍貴。這由內至外的改變,感染力強且持久,真今我驚訝。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