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喜歡和一個整天評論您、責備您、不停提醒您的錯處和缺點的人相處嗎? 還是一個接納您、感謝您、不停讚賞您的成績和優點的人相處嗎?
您可能回答: 「當然是後者。但是我會不會自滿,不求上進? 還是前者督促我比較好。」 所以最後您選擇了前者, 這是個英明抉擇嗎?
期望效應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Robert Rosenthal 和小學校長 Lenore Jacobson 在學年開始時,在一間小學進行智商測驗,然後隨機地選了部分學生,把名單提供給老師,並告訴他們,名單上的學生是最有發展潛能。八個月後,當他們回到該小學時,驚喜地發現,名單上的學生比不在名單上的學生學習成績有明顯進步。
為什麼「假名單」有「真效果」?
因為老師相信這些學生最有潛能,對這些學生有較高期望,在教學過程中自然鼓勵這些學生,學生變得積極,學習變得愉快,學生願意對自己作更高的要求。在這正向互動過程中,產生了神奇的「期望效應」。[註]
您會嘗試利用「期望效應」來激勵自己變成一個「自我關愛」的人嗎?
請每天早上對著鏡子說: 「早晨,(您的名字)!」當您習慣和自己打招呼,您可以每天早上對著鏡子說: 「早晨,(您的名字),我愛您!」 當您發覺自己情緒低落,請對自己說: 「早晨,(您的名字),雖然您感到(當下的情緒),我仍然無條件全心全意愛您!」
如何活出最好的自己
1. 請寫出你的優點和缺點,然後寫出所有缺點的相反詞。
2. 請每天對自己說: 「欣賞自己 (列出所有的優點...),期望自己 (列出所有的缺點的相反詞...) 。」
3. 想像自己活出最好的自己 。
自我關愛
• 請每天都安排空閒的時間
• 欣賞美好事物
• 接納自己
• 體諒自己
• 欣賞自己
• 感謝自己
註: 華人百科 - 期待效應
作者: Maria Pau
© 2021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圖片來源: pngtree.com
謝謝 分享 和鼓勵 會試試 🙏🙏🙏🙏
回覆刪除對的,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刪除有趣。這幾年對自己了解多了,多些時間接觸自己的感受及需要,發現了有機會創作,表達了那觸感,就非常滿足及充滿活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