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治癒 身體健康 • 心

過去的研究和觀察顯示,當我們感受到負面情緒時,我們的身體也會受到影響,並以某種方式向我們發出求救的訊號。因此,關注這些訊號並了解自己的需求,採取相應的行動,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一環。


在每次中醫診療中,醫師會花時間與我交談,瞭解我的生活習慣,嘗試找出我病症根本原因。這種方法被稱為「望診」。根據《黃帝內經》的記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因此,情緒是會影響身體健康。避免形成心結,阻塞氣血通暢,每天多觀察自己的情緒狀態,盡量打開心結,令氣血暢通,也可達致自我治愈之效。

醫師告訴我,慢性疾病往往是由於思慮過多,影響氣血的流動,形成氣血不暢。思則傷脾,思慮過多亦是生病之源,好像:
  
執着的思想
我們可能會執著於一些想法,例如,當不能實踐承諾,我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會感到自責。這種執著的思想,會使我們容易產生許多心結,令氣不通。所以能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思維,也可以令人氣順。

嗜欲無窮,憂患不止
如果我們的快樂建立在外在的感官享受上,我們將不斷追求更多永遠無法滿足的嗜欲。思慮過多,氣血堵塞,自然容易生病。

優柔寡斷,思慮煩多
果斷地做出決定,可以解決煩惱和憂慮。如果我們清楚自己的定向,就不會隨波逐流,也不會陷入比較和思慮之中。這樣做不僅不會疲累地跟隨他人,還能果斷地作出決定,免除思慮。

我們應該時刻警醒自己,放鬆心情,減少煩惱,以保持氣血的順暢流動。當我們的身體發出負面的訊號時,必須立即停下腳步,遠離那些消耗我們能量的負面情緒,靠近能夠滋養我們的人和事物。

同樣地,我們需要更了解自己,按照自己的特質發展,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與身邊喜歡的人相處,從事喜歡的事情,「跟隨上天的任命,為天所用」。不要勉強自己,追逐無窮欲望和比較的困擾,要嚮往心靈上的滿足和快樂;只有當我們的內心充滿喜悅時,氣血才能順暢流動,身體才能保持健康。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箴言17章22節)


作者: Winnie Wong
© 2023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圖片來源: pngtree.com

留言

  1. 非常有益的生活方式 做人處事的態度 🙏🙏

    回覆刪除
  2. Winnie,謝謝你的分享,這是很好的提醒,讓我們注重自己身心靈的健康,活得更加輕鬆自在。👍👍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