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不保留 • 靈


上週是國際婦女節, 今週是COVID 19的兩週年,適逢其會和大家分享一位不平凡女性,謝婉雯醫生的事蹟。2003年香港SARS,謝醫生英勇搶救病人,最後犧牲性命,終年35歲。她無私的愛震動整個香港,被冠上「香港女兒」稱號。

謝醫生生長於草根家庭。孩童時偶然從電視上看見醫生搶救病人片段,便立志當醫生。中學時期的她,品學兼優,樂於助人,課餘參加女童軍,游泳、網球,也愛讀小說,是文武雙全,兼備領導能力的才女。會考八優狀元進入中文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任職屯門醫院;行醫十年先後考取三個專業資格。2003年SARS大戰,謝醫生是胸肺科主任,除了負起部門領軍重任,並主動請纓到深切醫療部,前線搶救病人,最後自己也染疫了;在深切治療期間仍表示要盡快出院,幫忙診治病者。

謝婉雯醫生一生積極、進取、平和,1995年接受主耶穌為生命之主,神的大愛激勵著她,診治很用心,深受病人、同事和教授的愛戴和尊重。謝醫生遇上單純的陳偉興醫生,投入愛河,2000年結婚。2002年陳醫生血癌復發不治。謝醫生喪夫之痛,仍表現樂觀和堅定,因她知道夫婿到了更美的家鄉,將來天家必重聚。想不到2003年,謝醫生在SARS疫戰中犧牲了。 

謝醫生離世後, 中文大學設立了「聯合書院謝婉雯醫生紀念獎學金」,政府成立了「謝婉雯醫生培訓基金」, 影視界製作了電視電影《天作之盒》,音樂達人創作了《愛是不保留 》,紀念及延續謝醫生英勇愛人的精神。藉著分享這首歌曲,讓我們向所有在疫情中辛勤、孜孜不倦的前線醫療工作者致敬,並為現時仍在抗疫中的人民和國家,致以親切的思念和祈禱。

從謝婉雯醫生的一生,讓我思想到應如何培育下一代,造福社會。我們經常向子女或孫輩講道理,但他們不會單純的聽,而是觀察我們怎樣面對生活和生命。

聖經有一段記載: 『「夫子,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 [註]

這段經文給我生活上很重要的指引:

做事生活是否以自己為中心,還是以別人為中心? 若經常為別人着想和關愛別人,兒孫都會以此為榜様。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不是純粹教訓,而是肺腑坦誠的教導和分享。我也學習經常自我省察,是否每天生活過得有意義,有價值?  話語中是否經常批評,負面和埋怨,還是讚賞,正面,造就及關愛?  先從做好自己開始, 這樣便可以將美好的價值觀承傳後代。

註: 馬太福音 22章34-39節

作者: Winnie W.Y. Wong
© 2022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圖片來源: pngtree.com

留言

  1. Mabel So我們要做好基督徒的好模樣。克已。愛人。更要愛神。活出基督徒的精神。做好福傳大業

    回覆刪除
  2. 愛人如己都因愛
    數是英雄與英雌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