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忘血淚史 • 心

無論移民加國有多少日子,作為華人需多認識及了解早期同胞在加國的經歷、犧牲及貢獻,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和教訓。感謝邱綺雯 (Maria Yau) 女士, 在「週二小聚」中詳細講解當年華人血淚史,讓我們作多方面反思,明白華人現時的處境、地位、矛盾與張力。以下是分享內容的撮要:

1858 卑詩省的菲沙河谷(Fraser Valley)淘金潮,吸引了中國南部和舊金山的華人來到
1865 淘金潮沒落
1880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興建一條橫跨東西兩岸的鐵路,在廣東省聘請了5,000名工人,亦在美國加州聘請了7,000名華人。 華人勞工(華工)主要負責鐵路中最艱鉅的洛磯山脈的一段,因為白人不願意冒險,可是獲得的工資比白人少一半。工程完成後,僅約1,500華工生還。
1885 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完成後,加拿大不再需要華工。 加拿大政府開始向入境華人收取$50的「人頭稅」。 相當於當時華人一個月的收入。
1887 加拿大各地反華情緒激烈
1900 人頭稅增加到$100
1904 人頭稅增加到$500
1914-18 第一次世界大戰 - 雖然長期被人歧視,仍有200多名華裔青年自願參軍作戰,有部分在歐洲戰場犧牲了。
1923 加拿大竟然通過《排華法》禁止所有華人入境
1939 加拿大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加國華人希望為戰事作出貢獻。 可是當時的政客不願意華人參軍,擔心戰後要給華人公民權。
1942 日軍佔領馬來亞,俘虜了10萬英聯邦軍
1944 加拿大首次讓華人參軍,任務是參加並訓練馬來亞的抗日游擊隊及作為秘密間諜,為盟國打聽情報, 任務非常險要。
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7 因為在加華人在二戰的貢獻,同時有些反華條例違反聯合國憲章,加拿大政府宣佈廢除《排華法》,並給予華人公民權利
1967 加拿大政府使用積分計 (point system) 接受亞裔移民
2006 華人代表經過很長時間不斷的周旋,加拿大政府終於就「人頭稅」事件首次向華裔社區正式道歉。

早期華人在加拿大的日子充滿血淚,沒有家庭,沒有妻子,默默苦幹,獻出所有,有些用賭博來麻醉自己,有些更付上生命。面對不平等的待遇和剝削,他們以堅韌的精神,奮鬥求存,為建設加拿大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讓我們不要忘記這段傷痛的歷史,並要向我們的下一代宣講。我們要感謝並尊敬這些早期同胞,他們的犧牲讓我們今天可以在加拿大安居樂業。

歷史教訓要引以為鑑,華人向來沉默勤奮,節儉積富,這些美德會否被人利用或成為攻擊對象? 華人必須要認清自己的身份,以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為傲,建立自信,不卑不亢,投入主流社會之餘,亦要關愛其他族裔。若有不公不義的情況,必須要堅定勇敢的發聲,爭取應有的權益和地位。團結就是力量,讓華人持續在加國作出更多貢獻。

延伸閱讀:
•  Force 136: Chinese Canadian Heroes


•  維基百科: 加拿大華人歷史

整理: Freda Li
© 2022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