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冬至 • 身

一年容易又到十二月。雖然2021年並不容易,但感恩有彼此的關懷支持。 十二月有兩個大節日,第一個是普天同慶的聖誕節,而在華人社會裏,也有一個重要的節日,就是冬至了。


人們常説:「冬至大過年」。這天爲什麽那麽重要呢?冬至的日期,是陽曆12月21至23 日之間。日期的決定在於太陽直照南囘歸綫的日子。有人會問,華人的節慶不是用陰曆嗎?其實古人是陰曆(觀察月亮運行)和陽曆(觀察太陽照射角度)并用的。例如中秋節,端午節等是用陰曆,而24節氣用的是陽曆。兩套方法并用,目的都是為農耕,所以也稱農曆。


冬至是太陽直射南囘歸綫的一天,因此這一天北半球地區白晝最短,晚上最長。在中國哲理上說白晝是陽,晚上是陰,所以這一天就是陰極而陽始。過了這一天,白晝漸長,晚上漸短。這一天是一個轉捩點,故被看作大吉之日。


既然冬至那麽重要,習俗也當然不少。人們會穿上新衣服,祭祀天地祖先,也會帶備禮物或寒衣去看望長輩,老人和師長。此外,免不了有一頓豐盛的餐宴。在南方,人們會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而北方會吃餃子。傳説是因爲漢代一位名醫張仲景看見北方的貧苦百姓凍得耳朵長凍瘡,就用羊肉做餡兒,包餃子送給他們吃,稱爲羊肉嬌耳湯,說吃了就會好了。其實就是讓百姓吃了身體暖和,凍瘡自然好了。由於冬至後天氣非常冷,所以人們注意保養,吃些讓身體暖和的食物,例如羊肉,鷄,紅棗,糯米等,也會早睡晚起,待太陽出來了才起床,免得着涼。


大冷天,農耕也停了,人們有什麽活動呢?那就要説説數九了。一首歌謠是這樣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人們唱著數著,日子就容易過,也對春天的到來充滿希望。除了歌謠,還有畫九九消寒圖(見上圖)。畫完了,春天和暖的日子也就到了。回看時,更可以回憶那81天的天氣,挺有意思呢。至於用九這個數,是因爲中國哲理上它是至陽的數字。


如果說冬至是最長的黑夜,那這天以後,光明就日近了。有盼望,内心自會喜樂平安。



作者: Janet Fong
© 2021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留言

  1. 感謝 Janet 的分享,豐富了我對冬至的認識😊。

    回覆刪除
  2. 很好的一篇文章!

    回覆刪除
  3. 謝謝Janet姊妹的分享,讓我對冬至有更深入的理解,非常受益。👍👍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