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孟子嗎?• 心

讀書的樂趣之一,是認識不可能見到的人物---書的作者。這半年來,細讀孟子,除了把孟子的思想好好地細讀了一遍,深入理解孟子說的性善,仁政,以民爲本外,更具體地更多地認識這位先賢。

在整理孟子一書的資料時, 把他在齊宣王時期的言論作一次整合排列,發現這位老先生挺有性格。有一次他想見齊宣王,被齊王以感染風寒為理由拒絕, 要他第二天上朝時來見。孟子卻回應說自己也病了,不能上朝見齊王。第二天,孟子外出,王卻派人帶同醫生去看他,孟子的堂兄弟一邊撒謊說孟子上朝去了,一邊派人通知孟子別回家,於是孟子跑到景丑氏的家避開。這件事情雖然有人可能覺得孟子有點兒狷介,迂腐, 但孟子為了勸導君王尊賢用能,不能對賢者揮來呼去,保有士的尊嚴,不惜得罪齊王。在那個唯利是圖,縱橫捭闔的時代,能不向權貴折腰,實屬難得。如孟子說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才是大丈夫」。

此外,孟子極力勸説齊王行仁政,重視民生。在齊王一再說自己好貨,好色,喜歡的是世俗音樂,企圖避開孟子論仁政的話題時,孟子卻還是能轉囘與民同樂,與民共有的焦點上,那幾段對話真的精彩。

孟子在齊國,曾經得到齊宣王所用,居卿位,可是在那個以武力稱霸的時代,孟子最終還是失意離開。但在離開的過程中,他在齊國邊境"晝"這個地方留了三天。有個叫尹士的人問他爲什麽走得那麽慢,孟子坦白地表示希望齊宣王會回心轉意而挽留他,所以不急著離開。這段記述讓我們看到了孟子的真性情,不矯作,直言心裏的盼望,是個有溫度的聖人。

錢穆先生説過「書的背後必該有人。讀其書不問其書作者之爲人,決非善讀書者。」(中國史學名著) 這句話是指路的明燈。


作者: Janet Fong
© 2021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圖片來源: pngtree.com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