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學時代的我,偶然在校內圖書館看見一本畫冊,畫冊中的睡蓮驟看色彩鮮豔,形態活靈活現,細看卻是層層疊疊不同顏色的筆觸,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莫奈的夢幻世界。為什麼我會被莫奈的睡蓮所吸引? 可能因為這些睡蓮正好代表少年的我對將來的想法: 我當時對將來的世界有很多憧憬,但實際上卻對將來的世界充滿迷惑和不了解。
莫奈花園
1883年4月,當莫奈乘坐火車途經塞納河邊的吉維尼(Giverny),發現柔和而明亮的陽光和水中倒影,正好給他創作的靈感,莫奈立即在Giverny租了一棟房屋和旁邊一個果園。1890年他買下了這棟房子和附近的土地,開始建造他夢想中的花園。
在屋前是一個長方形較傳統的花園,花床之間有小徑,大門前有拱形花架覆蓋的長廊。莫奈摒棄法國精雕細琢的花園,把不同品種、顏色、高度、開花季節的花草,錯落有致一起種植,產生色彩斑斕變化多端的視覺動感。
在當時的鐵路,現在是馬路的另一邊是一個人工湖,便是著名的睡蓮池,這裏有日本橋、竹林、 垂柳等充滿東方色彩的元素。莫奈經常在這裏仔細捕捉細微的光影變化,然後透過垂柳、花木、睡蓮、及其水中的倒影展示出來。從1890年開始,他完成大量以睡蓮為題材的作品。[註1][註2]
創作高峰
1911年莫奈的第二位妻子去世; 1914年47歲的長子在長期患病後不幸再離他而去。74歲視力衰退的莫奈形單影隻、心灰意冷,準備封筆; 當時他的忠實支持者、後來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打敗德國的法國總統克里孟梭,鼓勵他以睡蓮為題材創作一個大型壁畫。莫奈重新振作,在繼女而且同為畫家的悉心照顧下,做了兩次白內障的手術,重新投入《睡蓮》的創作,直至1926年逝世為止。畫中的被截斷的柳樹表達了他對戰爭中陣亡的軍人及逝去親人的悼念。1927年《睡蓮》成為巴黎橘園博物館常設展覽的一組畫作。[註3]
感恩
2018年,我和家人去法國旅行,莫奈在巴黎西邊80公里吉維尼 (Giverny) 的故居和花園便是我們第一個景點。可能因為是暑假末期的下午,遊客不多,我們不用排隊就可以購票直接入內參觀。
![]() |
當我參觀完他的故居和屋前的花園,然後進入蓮花池, 走到日本橋上,把目光飄浮在如鏡的水面上,睡蓮和背景中垂柳的倒影,帶我走進一個無邊無際、無上無下、深不可測的虛無。此時此刻我心中充滿感恩:感謝莫奈建造這個水園,作為創作的環境,讓我們進入他的夢幻世界,理解他如何捕捉光線和倒影;感謝所有支持莫奈創作的人們、恢復和辛勤保養莫奈花園的園丁,讓後人可以一睹印象派宗師眼中的世界。
註:
- 吉維尼的莫奈花園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583248
- 隱世異彩:莫奈《垂柳與睡蓮池》Monet's Water Lilies: Great Art Explained https://www.christies.com/features/Monet-Saule-pleureur-et-bassin-aux-nympheas-9635-3.aspx?sc_lang=zh
- Monet's Water Lilies: Great Art Explained
作者: Maria Pau
©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圖片來源: Wikipedia - Water Lilies and the Japanese Bridge, 1897–1899, Princeton University Art Museum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