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容易又中秋。過去的一年雖然並不容易, 但在彼此支持關愛下,大家平安地迎來了疫情下的第二個中秋節。在中國的文學作品裏,描寫中秋,月亮的非常多,也許因爲月亮是溫柔的,她的光是淡淡的,還有她或圓或缺,容易勾起思緒,而在晚上夜闌人靜的時候,人們的觸動也特別多吧。
![]() |
在衆多描寫中秋的詩詞中,最膾炙人口的一定是蘇軾的水調歌頭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詩人一開始就說出了人生能見明月的時間很有限。而最為人們熟識的一定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兩句,説出了人生的無奈,也可以是人生的真相。既然【此事古難全】, 那麽,讓我們【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吧。詩人豁達地接受人生的不能完美,但也祈願人能長久,可以有再見之時。
除了上面這首名作外,寫中秋,寫月亮的詩詞還有很多。其中一首筆者覺得比較特別的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木蘭花慢】。
這闕詞充滿想像,問了很多問題:
月亮過了今晚,會去哪兒呢?
在另一邊的人間會看見嗎?
中秋後,是被風吹走嗎?
天上的月亮是誰掛上去的?
嫦娥是被誰留在天上?
有說月亮如在海底,海裏的鯨魚會撞破月亮裏的殿宇嗎?
如果月亮在水裏,那玉兔會在水裏浮沉嗎?
如果一切無恙,爲什麽會漸漸成缺呢?
當然在今天的科學世界,這些都不是問題,但人類的認知真的能解答所有大自然的奇妙嗎?
這是讀了這闕詞後,自我的一個反省。
溫柔敦厚,詩教也。讀詩能讓人體味情感,在共鳴中習得溫厚多情。在中秋團圓的日子,讓我們一起品茶,賞月,讀詩,把關愛傳到更多更遠的地方。
附錄
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辛棄疾 【木蘭花慢】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繫?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鈎?
作者: Janet Fong
© 2021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圖片來源: pngtree.com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