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陶淵明 • 心

陶淵明是我喜歡的詩人之一。讀他的作品,感受到詩人心境和思想的改變。陶淵明生於東晉時期。自幼接受儒家思想熏陶,有為官一展宏圖,為國為民的抱負,後因家道中落,要出仕謀生。可是當時的社會動盪,官場黑暗,終於使他辭官回歸田園,不再出仕。著名的[不為五斗米折腰] 的故事也因此產生。回歸田園後,陶淵明得到了心靈的自由,人格的尊嚴,也寫下了很多風格清新,返璞歸真,高遠脫俗的不朽名作。膾炙人口的例如飲酒詩,歸園田居,桃花源記等等。在這裡只介紹其中我最愛的兩首。

歸園田居(五首)之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隱居的寧靜生活。住的是一個小村莊,幾間草屋;聽到的是狗吠雞鳴,看見的是裊裊炊煙,遠遠的鄰居。身邊不再有塵雜人事,在餘閒時光中,樂享自然。那是多麼超脫和自然樸素啊。

飲酒詩(二十首)之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文學評論上,這首詩的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被高度評價。是文學創作上無我之境的代表。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就用這兩句詩詮釋文學裡的(無我)。撇開文學分析,這首詩寫出了人與大自然的契合。縱使住在鬧市人境,不是隱居山林,但只要心境平靜,也有如在偏遠地方。所謂大隱隱於市。採一朵菊花,悠悠地抬頭,看見的是美好的山與飛鳥。在這樣祥和的氛圍中,詩人享受質樸的生活情趣,更在大自然中領悟到人生真意。

在和煦的陽光,或在柔和的燈光下, 打開陶淵明詩集,細細品讀,能讓我暫離日常紛雜的羈絆,獲得心靈的平靜舒暢....


作者: Janet Fong
© 2021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圖片來源: pngtree.com

留言

  1. Janet, 很喜歡你文章,給我們一點回顧,又有一點新鮮感。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