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微型藝術」• 心

記錄香港的舊貌,除了相片和文字,可有想過用微型手工?這些微小的製成品,不但可以把當年的風貌,精巧細緻而且立體地重現眼前,更能勾起許多童年回憶,對昔日情懷無限回味!

微型手工猶如紀實藝術品,約始於十八世紀,當時的德國皇室和歐洲貴族,很喜歡把日常飲食、家居擺設,以至生活上難忘的事,用輕黏土仿造成栩栩如生的小手工,留下來欣賞。再慢慢由荷蘭、英國傳遍歐洲,後來更輾轉來到亞洲,大受歡迎,近年更成為許多人的嗜好,在日本曾舉辦大型微型手工展覽,在台灣更設有微型手工藝術館!

6吋x6吋《懷舊士多》超過百顆糖果, 由資料搜尋、設計到製成共花兩個月

2006年我參加了一個微型手工班,從此越學越感興趣,深深愛上了這個令我廢寢忘餐的玩意!平日逛街,我會在Home Depot、Rona、Dollarama 、文具店等流連很久,細心觀察又思考怎樣善用各種材料。我也喜歡廢物利用,即使是瓶裝水的膠蓋,或是盒裝藥丸的錫紙掩,對我來說都是很有用的材料。

後來我在教會開始教授學生,主題仍不離懷舊,如六七十年代的士多、茶餐廳、燒臘檔、雜貨店、海鮮檔等,較複雜點還有徙置區、過年糖果、鳳冠霞帔等。為求準確,我在網上搜尋資料,也趁着在香港探親期間,參加手工班、參觀展覽會、又到香港歷史博物館觀看相關圖片,確保做出來的微型手工一如往昔模樣。在香港選購材料非常容易,而且價廉種類多,因此我會為學員預備全部材料,大包小包的放滿整個行李箱帶回加拿大!

6吋x6吋《懷舊冰室》碗碟罐頭包點栩栩如生,用了一個多月完成

2013年我參加了教會的一項宣教活動,除了介紹中國各地民族,更特別為廣西一所教會籌募經費重新建堂,我把該教會極為殘破的情況用微型手工展現出來,無需多作解釋,一目瞭然,參觀者完全明白該教會的急切需要,看見實物遠勝萬語千言!我感恩可以用我的興趣服侍 神!又可以教導學生,讓我有機會與他們從彼此認識,建立友誼,到分享信仰,我心裏實在滿足!

口述: Lily Lam    撰文: Mary Chong
© 2021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留言

  1. 感谢姊妹用有創意的的興趣伸延至事奉中, 榮神益人!

    回覆刪除
  2. 厲害啊!Lily姊妹,我一向很欣賞這些微型藝術,你的手工精美細緻,做出來的作品與真實無異,令我驚歎又感動,你更利用這興趣,去侍奉神,實在太好了,願主繼續加力給你,讓你力上加力,恩上加恩。

    回覆刪除
  3. 👍👍👍🙏🏻🙏🏻🙏🏻

    回覆刪除
  4. 👏👏👍👍.God bless you!!!

    回覆刪除
  5. 不覺又一年了,謝謝給予重溫機會!🤩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