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是中國人的生活習慣,不論早上、中午或晚上,總有一個時刻會想起喝一杯清茶、或濃茶。茶葉含有多種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最主要是茶多酚 (自然界最強抗氧化劑之一)。喝了這麼多年的茶,終於有機會認識到茶的分類,茶葉的製造過程,如何泡一壺好茶。中國的千年古茶樹有10多20米高,為方便採摘已被改良到腰間高度。 加上茶葉對人體有很多好處所以被大量種植, 但是製造過程全賴天時、地理、人和,因而出產了各種不同品質、香味、湯色的茶葉。基本上茶可以分六色有白、綠、青、黃、紅、黑。 茶的顏色決定於製造茶葉的過程,正如不發酵、半發酵(又稱烏龍茶)、和全發酵。 以下是 一些不同顏色的茶的製造過程,飲用功效和他們的名稱的簡略資料,與大家分享:
白茶
製造過程:萎凋,風乾
功用:清熱解毒
常見茶名:白毫銀針、壽眉、白牡丹茶、貢眉白茶
綠茶
製造過程: 殺菁(炒或蒸),揉捻 (將茶葉搓揉,定型,如龍井是條型,碧螺春是球狀等),干燥
功用: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去濕利尿,抗氧化,抗血糖。茶多酚和營養成分保存較多。
常見茶名:西湖龍井、 太湖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安徽的太平猴魁和黃生毛峰、竹葉青、信陽毛尖,茶湯黃綠,甘甜
製造過程:萎凋,風乾
功用:清熱解毒
常見茶名:白毫銀針、壽眉、白牡丹茶、貢眉白茶
綠茶
製造過程: 殺菁(炒或蒸),揉捻 (將茶葉搓揉,定型,如龍井是條型,碧螺春是球狀等),干燥
功用: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去濕利尿,抗氧化,抗血糖。茶多酚和營養成分保存較多。
常見茶名:西湖龍井、 太湖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安徽的太平猴魁和黃生毛峰、竹葉青、信陽毛尖,茶湯黃綠,甘甜
青茶 (又名烏龍茶)半發酵
製造過程:萎凋,搖青 (攪拌茶葉使茶葉細胞破損),發酵(茶葉細胞破損後讓氧氣容易進入進行氧化作用 )兒茶素便轉化成為多酚類, 最後乾燥
特性:有綠茶的清香和紅茶的醇厚。據說一位名叫烏龍開始用此製茶方式
功用:降膽固醇, 降血壓,降血糖,除口臭, 等等
主要產地:福建,廣東,台灣
常見茶名:安溪鐵觀音、水仙、武夷岩茶(大紅袍、鐵羅漢)、鳳凰單樅、台灣凍頂烏龍
常見茶名:安溪鐵觀音、水仙、武夷岩茶(大紅袍、鐵羅漢)、鳳凰單樅、台灣凍頂烏龍
黃茶 (輕發酵)
製造過程:萎凋,揉捻後用紙包或堆積後用濕布蓋之,36小時以上茶會變黃
功用:清熱消滯,生津解渴,適合體質壯實熱底人士
常見茶名:微寒、君山銀針、鹿苑毛尖
紅茶 (西方社會稱之為black tea) 發酵茶
製造過程:萎凋,揉捻,發酵(濕溫),乾燥
功用:和胃,去油膩助消化
紅茶 (西方社會稱之為black tea) 發酵茶
製造過程:萎凋,揉捻,發酵(濕溫),乾燥
功用:和胃,去油膩助消化
世界四大紅茶:
1. 祁門紅茶: 安徽省東南黃山祁門縣
2. 大吉嶺紅茶:印度西孟加拉省喜馬拉雅山麓
3. 阿薩姆紅茶:印度東北喜馬拉雅山麓
4. 錫蘭高地紅茶:斯里蘭卡
1. 祁門紅茶: 安徽省東南黃山祁門縣
2. 大吉嶺紅茶:印度西孟加拉省喜馬拉雅山麓
3. 阿薩姆紅茶:印度東北喜馬拉雅山麓
4. 錫蘭高地紅茶:斯里蘭卡
黑茶 (發酵茶)
粗茶,性溫
製造過程:捻後加濕溫渥堆5-6 小時發酵變褐紅色,焙烘干70° C 以下,酶仍然活化跟氧氣作出生物氧化作用 (陳化過程 )
粗茶,性溫
製造過程:捻後加濕溫渥堆5-6 小時發酵變褐紅色,焙烘干70° C 以下,酶仍然活化跟氧氣作出生物氧化作用 (陳化過程
功用:幫助消化解油膩,順腸胃,降脂, 軟化血管,抗氧化,降血壓,降血糖等等
常見茶名:雲南普洱最為大家熟悉
茶生長特性
茶愛雲霧彌漫,高山地帶
太多陽光衍生高量兒茶素,茶鹼,咖啡鹼 (苦澀味)
常見茶名:雲南普洱最為大家熟悉
茶生長特性
茶愛雲霧彌漫,高山地帶
太多陽光衍生高量兒茶素,茶鹼,咖啡鹼 (苦澀味)
各地飲茶的特色
香港
港式奶茶,色、香、味三種不同特色的茶葉混合而成。
日本
日本式,有覆蓋
玉露、冠茶、碾茶、抹茶 (matcha),用蘆葦簾或寒冷紗覆蓋避免陽光直射,減少苦澀味
抹茶,碾茶碾成粉未
日本式,露天園
煎茶,番茶、玉緣茶、焙茶、玄米茶
煎茶:較長時間蒸茶,香味濃郁
焙茶:以強火炒製,擁有濃郁香味
玄米茶:煎茶加高壓炒過的玄米
印度
Chai:印度人用茶加奶加糖還有各種香料煮制
不論 High tea, low tea 還是 afternoon tea,當疫情過去生活回復正常,希望與各位姊妹來個茶敘。
日本式,有覆蓋
玉露、冠茶、碾茶、抹茶 (matcha),用蘆葦簾或寒冷紗覆蓋避免陽光直射,減少苦澀味
抹茶,碾茶碾成粉未
日本式,露天園
煎茶,番茶、玉緣茶、焙茶、玄米茶
煎茶:較長時間蒸茶,香味濃郁
焙茶:以強火炒製,擁有濃郁香味
玄米茶:煎茶加高壓炒過的玄米
印度
Chai:印度人用茶加奶加糖還有各種香料煮制
不論 High tea, low tea 還是 afternoon tea,當疫情過去生活回復正常,希望與各位姊妹來個茶敘。
作者: Hatty Lee
© 2021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謝謝你用心介紹各種欵式茶文化。只是不明白什麼是low tea ?
回覆刪除以前歐洲人吃晚餐比較晚.所以下午茶通常坐在一張茶几旁邊,吃的主要是一些小茶點,將食物放在茶几上,所以他們稱下午茶afternoon 或稱為low tea, 而high tea 指在餐桌上吃比較Heavy的食物…
回覆刪除Harry. 謝謝你的茶文章,資訊內容好豐富啊。
回覆刪除Eliza: 不知你是愛群社那一組的姊妹呢?我是Eliza Sum,第六組。希望以後可以🈶️機會相見呢。
資料詳盡。獲益良多。謝謝
回覆刪除Hatty 對不起,不知道怎攪的,上面將你的芳名出錯了。Sorry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