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本地出產的食物 (Eat Local),日趨流行,它不單是一個潮語,一個口號,它是一個呼籲,叫我們身體力行,支持本地的農耕和畜牧,也是善待自己,善待環境的實踐。
想想,當我們選購本地出產的蔬果,由於無需長途運送,農作物由農田到餐桌的時間大大縮短,蔬果無需提早收割,以配合運送和儲存的考慮,蔬果可留在樹上的時間會更長,直至它們完全成熟才摘下來,自然增加了果實的營養價值。有些蔬果如西蘭花、四季豆、羽衣甘藍、紅椒、蕃茄、杏、桃等,是容易在長途運送中流失營養。若是你喜歡吃本地樹上熟的水果,實在明智,你選的不錯!
有許多本地農夫,他們奉行有機耕種,他們不用或少用化學肥料,讓蔬果在含有豐富植物益生菌的肥沃土壤中生長,根部和枝葉強壯,蔬果中如維他命(Vitamin)、類黄酮(Flavonoid)、抗氧化劑(Antioxidant) 等的營養含量增加,對我們追求身體健康是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若直接從農夫或農夫市場購買食物,除了省卻長途運送,減少碳排放對空氣質素的破壞,對環境的污染,我們更可避免食到因長程運輸加添在食物上的防腐劑,也不用擔心食物在工厰處理、存放、包裝時受細菌感染的風險。省卻了包裝,自然減少了膠袋的使用;我們往農夫市場又常常自攜購物袋,便更進一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根據美國芝加哥一項研究發現,在本地企業每花$100,便有$68留在當地社區,相對花在全國性大型商店則只有$43留在社區,可見在本地消費,是可促進本地經濟,還富於社區。
選擇本地出產的食物,不只是對農夫的肯定和支持,對個人健康,對社區經濟,皆有助益。
作者: Mary Chong
©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圖片來源:www.pngtree.com
非常同意, 食當地當造的蔬果不止新鲜营養, 还支持當地農夫, 多谢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