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一件美事 • 靈

父母離世後,才花錢、精力和時間做風光禮葬,是否代表孝順? 為他們做了一件美事呢?

看過一篇文章,作者説對待父母應該要「厚養慎葬」。「厚養」不是指物質上的豐盛,而是陪伴老人家的時間和心意,要趁父母在世時盡心盡意照顧他們。「慎葬」不是舉辦浮誇的葬禮或花大錢買墓地,而是送別時讓自己和家人有段溫馨時間與已故者傾心吐現的道別。

有位已故好友的女兒,沒有經常去母親墳前拜祭,反而經常去社區照顧有需要的婦女,她説:「母親最愛耶穌,生前最愛服侍社區,經常提醒我們不要在死人中找活人。」仔細想想什麽是「孝」,想起天使在主復活早晨那榮耀宣告:「祂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路加福音24:6

父母生前沒有理會,離世后才花錢心思舉辦隆重喪禮,這是「孝」嗎?人不在,做任何事對他已沒有幫助,不如將精力幫助那仍活著的!聖經不單要求我們孝敬父母,也要求基督徒珍惜在世親人和朋友。馬太福音26:6-13 『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痲瘋的西門家裡,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瓶極貴的香膏來,趁耶穌坐席的時候,澆在他的頭上。門徒看見就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的枉費呢?這香膏可以賣許多錢賙濟窮人。」耶穌看出他們的意思,就說:「為什麼難為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她將這香膏澆在我身上,是為我安葬做的。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做個紀念。」』

聖經不只談論將來的事,亦教導我們珍惜在世的日子,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為活的人作美事! 

作者: Winnie Wong
© 2020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留言

  1. 同意。父母在世時。不關心。冷漠對待他們。死後風光葬禮。豈不是做給人看。我和孩子們說好了。不攪葬禮。不麻煩親朋好友。不用瞻仰遺容。火化後。就完事。
    我在世時。愛我多一些。多兩句問侯。夠了

    回覆刪除
  2. 珍惜眼前人, 愛我們現在所相遇的, 把握機會表達對對方的心意。當他離世後, 就再沒有機會了。

    回覆刪除
  3. mabel。関於過世骨灰的安排。會將骨灰制寶石兩粒。兩姐弟各人一粒保全。又不用奔波去掃墓。我好中意這樣的安排

    回覆刪除
  4. 謝謝Winnie的文章,真是很好的提醒。現在父母和子女因移民,各自四散於不同國家,想多見面也真的不容易,就如我身在加拿大,父母卻在澳洲,近年又因為新冠疫情更難和他們相聚,想盡孝道多照顧和陪伴他們也不能。求主保守我能在不久的將來,能到澳洲與父母見面。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