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本能 感同身受
後來,科學家發現人腦也有「鏡像神經元」,但更為複雜。人腦的鏡像神經系統,可以通過模仿來學習各種技巧,更可以理解他人的行為及其意圖,並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緒。
註:
[1] 資料來源: https://pansci.asia/archives/2935
[2] 前運動皮質區的功能和軀體,四肢,面部等的運動密切相關。研究表明前運動區參與視覺支配的手臂抓握運動 (Reaching movement)。最近發現前運動區中有鏡像神經元。鏡像神經元是在動物體執行某個動作或觀察其他人或動物執行同一動作是都發放衝動的神經元。其功能可能與動作的模仿,學習,以及解讀他人意圖有關。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3] 前額葉皮質負責判斷當前行為的後果,各種行為之間的抉擇 (更好、更壞、最好、最壞),控制、壓制對於社會來說不可接受的反應以及分辨事物之間同異。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升降機裏的陌生人向小女孩微笑,火車上和月台上兩位小男孩互相拋擲黑鞋。 究竟他們的腦袋裏起了什麼變化,讓他們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有關內容請點擊查看 建立連結 (一)
以下的故事可能會讓我們理解當時他們腦袋的變化。
上世紀90年代,義大利的腦神經學家 Giacomo Rizzolatti 在小猴子的腦部放進電極 (小猴子不會感覺痛楚,因為腦沒有感覺痛的神經元) ,研究腦的運作。
一位研究員一邊吃冰淇淋,一邊走進實驗室,突然鈴聲大作,當時小猴子靜靜地坐著,沒有任何動作,但是小猴子腦中的前運動皮質區域的神經元卻開始反應,好像牠在吃冰淇淋。[1]
更多研究顯示小猴子腦中的前運動皮質區 [2],有一組腦細胞好像鏡子一樣,透過觀看其他猴子或人的行為,在腦內引發一連串反應,彷彿自己親身在做這些動作,科學家稱之為「鏡像神經元」。
後來,科學家發現人腦也有「鏡像神經元」,但更為複雜。人腦的鏡像神經系統,可以通過模仿來學習各種技巧,更可以理解他人的行為及其意圖,並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緒。
腦袋運作的步驟:
1. 眼睛收到的訊息。
2. 鏡像神經元根據眼睛提供的訊息, 企圖理解對方。
3. 腦的前額葉 [3] 根據鏡像神經元的理解,過往的經驗, 和信念或者價值觀,作出決定或產生想法。
看完以上的故事,請你解答以下問題:
為何陌生人會向小女孩微笑?
為何陌生人會是第一位向她微笑的人?
鞋的主人為什麼把腳上的黑鞋拋下月台?
[1] 資料來源: https://pansci.asia/archives/2935
[2] 前運動皮質區的功能和軀體,四肢,面部等的運動密切相關。研究表明前運動區參與視覺支配的手臂抓握運動 (Reaching movement)。最近發現前運動區中有鏡像神經元。鏡像神經元是在動物體執行某個動作或觀察其他人或動物執行同一動作是都發放衝動的神經元。其功能可能與動作的模仿,學習,以及解讀他人意圖有關。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3] 前額葉皮質負責判斷當前行為的後果,各種行為之間的抉擇 (更好、更壞、最好、最壞),控制、壓制對於社會來說不可接受的反應以及分辨事物之間同異。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作者: Maria Pau
© 愛•群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包括網上或印刷) 或使用本網誌內容作任何商業用途。
留言
發佈留言
回應